内容简介: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如何在现代文明的基盘上,承续“礼”的精神,找到“礼”的现代言说方式?作者从“西学”转向“中学”,十余年来致力于礼学研究,本书正是他对上述问题思考的成果——以跨学科和中西文明的比较视野,对礼学中的...
内容简介:《国学指导二种》是梁启超先生《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两部指导年轻人如何阅读国学经典的作品的汇编。《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为1923年春,《清华周刊》记者向梁启超先生约稿,并“督责甚急”,先生“竭三...
内容简介:《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吕思勉是史学界 的旧籍读得 多的一位学者,二十四史通读数遍,为学界同人传为美谈。他是易中天 推崇的史学大师,是钱穆 敬重的授业恩师,国学基础深厚,治史意趣生动。 本书渗透着吕思勉用新...
内容简介:本书采取东亚视野,论述元、明鼎革时期东亚政治格局变动,并且通过考察这一背景下中日的交涉过程,详细阐明近代以前东亚国际社会的历史特征。本书主要包括元亡明兴引起的东亚政治格局的结构性变迁,1372年明朝的祖阐、克勤使日及明朝...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有温度的考古笔记,作者以兼具感性气息与田野调查笔记的理性笔调,清晰而完整地呈现了其20多年在田野大地上的求索与探寻之旅。全书分为四个篇章:考古记,重返考古发掘现场,还原第一线的遗址和墓葬发掘场景;田野记,讲述田野...
内容简介:尾崎秀实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最受瞩目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同时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一直以来他还被赋予了多重的身份,如杰出的新闻记者、时事评论家、佐尔格红色国际谍报组织成员,乃至忧国忧民的民主主义志士和国际共产主义者等。1944...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历史理论普及读物。近500年来,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发展,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人口爆炸、全球化…各种古代世界闻所未闻的事物快速涌现。英国历史学家麦克法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都对现代世界的诞生之源提出了自...
内容简介:◆牽動晚明江南社會秩序的鄉紳,他們的威信與勢力從何而來?◆陽明學為何成為晚明江南地區民變事件的思想源頭?◆晚明興盛的出版文化,在江南社會的群眾運動中扮演何種角色?◆明清大變局中,江南社會的民眾如何自保以維持生計,又如何看...
内容简介:致人自尽在现代刑法中无完全对应的罪名,但在清代,对自杀行为中他者的责任追究已经广泛存在于国家法律和司法实践中。在法律层面,清代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致人自尽罪名体系。在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行为人主观上并无“杀意”,客观上亦无...
内容简介:与历朝遗民不同,清遗民面临着道德和价值之源的干涸,经历着从“遗民”到“弃民”的角色转变,他们由此成为国家“脱节的部分”。但士人身份决定了他们对社会变迁尤其是政治变迁极为敏感,后者深刻影响他们的活动、角色与命运。文学书写既...
内容简介:这本书不仅关注1517年在维滕贝格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开启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更是试图呈现这个时间节点的世界是何面貌:1517 年及其前后发生了什么?当时有哪些重要人物?世俗与宗教的格局如何?当时的贵族与普通民众生存状...
内容简介:本书是历史学家刘家和先生学术、生活的自述,由其学生陈宁整理成书。书中以漫谈的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刘先生在中外古史比较研究上的主要思考,如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并将问学经历、治学经验、学术转向、为人处世等相关方面统摄其中,...
内容简介:1831年4月9日,伦敦盖伊医院三位著名的外科医生为中国病人何鲁切除一个重达56磅的巨瘤。在长达1小时44分钟无麻醉的手术过程中,何鲁多次昏厥,最终死在手术台上,时年32岁。本书以鸦片战争之前英国试图通过西医敲开中国大门...
内容简介:唐朝之所以被历代以来的人们所追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富强、强大。在大唐兴衰沉浮近三百年里,诞生了众多强大到足以改变历史的帝王、宰相、权臣、叛将,在激荡的王朝变局下他们挥斥方遒、拨弄时势。本书选取了唐朝十四位具有代表性的...
内容简介:忽必烈是中国和蒙古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完成了蒙古族从早期的游牧奴隶制到中原封建制的飞跃,创建元王朝,行用汉法,统一全国。他的活动,对中国疆域的奠定,多民族大家庭的发展,以及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都...
内容简介:全书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中国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将近...
内容简介:雅尔塔会议是美英苏三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会议主要研究了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史学名家樊树志教授近十余年间所撰有关晚明史的要文十三篇,既娓娓解读了晚明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如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六君子之狱、魏忠贤崇拜运动、文人结社等,又剖析了晚明著名文人士大夫,如徐阶、张居正、文震孟、郑...
内容简介:2600年来,诗人、经济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神学家一直在思考钱币的奥秘。谁发明了钱币,为什么?钱币的功能是否超出了我们的控制,仿佛它有自己的思想?它如何改变了世界历史和文化?钱币学揭示了哪些我们无法从其他来源发现的过...
内容简介:本书以汉武帝刘彻在位的五十四年作为时间引线,构成一部清晰、充实的汉武帝时代编年史。 作者以当时的时间节奏书写当时的历史,将符号化的汉武帝复原为血肉丰盈、灵魂复杂的刘彻,也描摹了急剧变化的时代中的众生相。 经由本书,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