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地理与古代的我们》封面图片

内容简介:

本书从科普和人文的双重视角穿行于天、地、人之间,展现200万年间大自然的伟力与沧海桑田之变,回溯华夏文明的起源,感受人类与天、地的关系。从整个地球到中国大地,今天我们周围的一切与200万年前截然不同,但古今之间却从来没有失去关联,这里包含着大自然的奥秘,也蕴含着人类的奋争。“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一口号,永远不会失去价值,因为回顾过往,重要的价值在于获得知识,也作用于当下。

作者简介:

邢海洋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专栏作家。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农学院,获硕士学位。多年从事财经专栏写作,出版《投资物语》《硅谷大于华尔街》等。近年来专注于自然地理、历史地理、气候变化等的专题写作、科普教育,发表《中国西北行》《气候变迁下的中国文明史》等专栏文章,出版科普作品《万万想不到的地理》。

目  录:

引子我的地理行走之旅 1

第一章暴雨与台风,今人与古人/ 11

一场暴雨 / 13

台风 / 15

全球变暖与气象灾害 / 19

2.7 公里的河道还是不够宽 / 20

地形雨 / 23

海河水系 / 24

古代南北大通道 / 26

北京湾 / 29

以古鉴今 / 31

第二章气候轮回/ 33

华北干旱 / 35

暖湿化 / 37

全球变暖 / 39

古代的温度 / 42

石笋里的秘密 / 48

全新世大暖期 / 50

当冰雪融化带来大半的水资源 / 54

第三章大滑梯/ 57

八达岭下“关”沟 / 59

盆地成群 / 61

官厅水库 / 64

“老头树”和冰雹 / 67

人类第一餐 / 70

胃酸之谜 / 73

巨湖 / 74

苦寒之地 / 76

森林草原过渡带 / 77

第四章远古动物的迁徙通道/ 81

人类是什么时候发明针线的? / 83

马跨白令海峡 / 86

256 万年后 / 90

气候巨变中的古人类 / 93

迁徙廊道 / 96

动物大迁徙 / 98

伏击的通道 / 102

草原边缘 / 103

原始人的“内卷” / 104

第五章冰川连绵/ 107

千秋雪 / 109

冰雪融水 / 111

秦人腹地 / 113

大地湾 / 116

苦瘠之地 / 117

彩陶巅峰 / 119

雪山和绿洲 / 123

第四纪冰川之惑 / 127

第六章海岸带的危险和机遇/ 131

变换的海岸线 / 133

海侵与海退中的稻田 / 135

长江水枯 / 137

飓风与早期殖民者 / 138

海堤 / 140

范公堤 / 142

当海水稳步上涨 / 143

北方的海与南方的海 / 146

第七章风吹来的黄土/ 149

理想的定居农耕环境 / 151

坡地 / 153

黄土高原 / 155

黄土何来? / 157

文明黄土起源说 / 159

第八章寻访桃花源/ 163

休养生息之所 / 165

大山中的缺口 / 167

地理环境决定论? / 172

尧都 / 174

尧、舜、禹三帝都 / 177

丁村与陶寺 / 179

第九章天下之中/ 181

测景台 / 183

水深土厚 / 185

是种子还是地理环境? / 189

六大区系与“重瓣花朵” / 192

5500 年文明起步 / 194

走向中原 / 196

第十章串珠式盆地,文明交汇的台阶/ 201

串珠式盆地 / 203

戎狄 / 205

台阶与文明? / 208

差异化、渐变化的土地 / 210

司马迁之地理分隔线 / 212

楔子钉在山口上 / 213

沙陀人 / 216

胡化与汉化 / 219

山西话 / 221

第十一章盐湖,文明聚合的“神助攻”/ 223

中条山上的风 / 225

寰宇之富贵 / 228

官营与私营 / 230

硫酸钠是盐吗? / 232

第十二章大平原/ 235

陆海 / 237

大平原原来的样子 / 239

消失的湖泊 / 240

边缘上的曙光 / 244

最早的粮仓 / 247

靠山 / 249

水井 / 251

第十三章冲积扇的诱惑/ 253

冲积扇的形成 / 255

商人多迁 / 256

眺望山东丘陵 / 258

黄河泛滥 / 260

地理枢纽 / 263

高压水枪般的风雨 / 265

中原人口爆炸时 / 268

第十四章快乐的农夫和不期而至的马尔萨斯陷阱/ 271

夹缝中的城市 / 273

关中之井 / 275

微笑的陶俑 / 277

农夫的生活 / 279

大一统的红利 / 282

“闲适”溯源 / 285

重农轻商之由来 / 286


PDF格式:点击下载 ✔
★ 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